工程師的詛咒

jopen 13年前發布 | 7K 次閱讀 程序員

  上半輩子,我也是個工程師。

  我從 11 歲左右開始寫程序,第一個語言是 BASIC,之后還學過 C/C++, Assembly, Java, Lisp。除了寫程序,我也從 15 歲左右開始自己升級、組裝計算機,買過一條一萬元的 1MB RAM — 為了玩 Wing Commander,也買過一臺 2 萬元的光驅 — 為了讀大補帖、看 VCD。

  在第一次接受創業的洗禮之前,我的思考方式跟一般的工程師沒什么兩樣。

  我總是用「技術架構」的眼光看事情。推ter 不就是一個簡單的短訊存取系統,我一個周末就可以寫出來了。Instagram 只是個照相 App 加上幾個濾鏡,哪有什么了不起。Google 的客制刀板服務器好屌,一個架位可以放 32 臺主機。Pinterest 的瀑布流只是幾行 Javascript 而已,真不懂大家為什么大家那么興奮。

  無論我做什么,一定要用「最新、最酷的技術」。SQL 已經落伍,現在最屌的軟件都是采 NoSQL。HTML5 才是王道,所有的其他平臺都會被打敗。做網站當然一定要用 Responsive Design,沒有就太遜了。

  我最討厭跟「麻瓜」浪費時間。用戶不會用我寫的軟件,是他們太笨。客戶聽不懂我的技術與架構有多厲害,那還想出來混。與其花時間跟生意人喝咖啡,我還寧可回家打魔獸。

  直到我創了業,開始做營銷、當業務、擔任管理職,我才知道之前的思考方式有多幼稚。

  技術架構根本不是重點,產品對用戶有多少價值才是重點。最新、最酷的技術也不是重點,穩定、兼容性高、經過市場考驗的東西才是重點。出來做生意,聰明、厲害也不是的重點,建立長期互相信任的關系才是重點。

  然后你就了解為什么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出來創業,最后能夠成功獲得使用者與市場青睞,找到長期獲利模式的人卻手指數得出來。

  這是工程師教育的盲點,也是所有工程師的詛咒。直到你覺悟的那天前,你很難變身成一個真正的創業者。

  快醒來吧,各位工程師。

  (Inspired by Niall’s Blog; Photo via chrisjan99,CC License)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