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cache的使用
Ehcache是一套比較成熟的緩存解決方案,很多主流框架像Spring,Hibernate都對其有很好的支持。且 Ehcache是支持集群環境的,API也比較簡單,上手比較容易。下面就介紹一下Ehcache主要功能的使用。
Ehcache默認的配置文件是ehcache.xml,內容如下:
<ehcach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ehcache.xsd">
<!-- <diskStore path="c:\\mdcp_temp" />-->
<cacheManagerEventListenerFactory class="" properties="" />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600"
overflowToDisk="false"
</defaultCache>
<cache>
name="config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
maxElementsOnDisk="1000"
eternal="true"
timeToIdleSeconds="300"
timeToLiveSeconds="1000"
overflowToDisk="false"
< /cache>
</ehcache>這里配置了一個名為configCache的緩存實例。參數說明如下: name : 元素名稱即緩存實例的名稱。
maxElementsInMemory : 設定內存中保存對象的最大值。
overflowToDisk : 設置當內存中緩存到達maxElementsInMemory指定值時是否可以寫到硬盤上。
eternal : 設置內存中的對象是否為永久駐留對象。如果是則無視timeToIdleSeconds和timeToLiveSeconds兩個屬性。
timeToIdleSeconds : 設置某個元素消亡前的停頓時間。指元素消亡之前,兩次訪問時間的最大時間間隔值。
timeToLiveSeconds : 設置某個元素消亡前的生存時間。指元素從構建到消亡的最大時間間隔。
注意:defaultCache不管用不用都是必須要配置的。
//初始化
CacheManager manager = new CacheManager(“src/config/ehcache.xml”);
//獲取指定Cache對象
Cache configCache = manager.getCache(“configCache”);
//創建節點對象
Element element = new Element(“key1”,”value1”);
//保存節點到configCache
configCache.put(element);
//從configCache獲取節點
Element element2 = configCache.getCache(“key1”);
Object value = element2.getValue();
//更新節點
configCache.put(new Element(“key1”,”value2”));
//刪除節點
configCache.remove(“key1”);以上是Ehcache的基本使用,是不是很簡單?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