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使用正則表達式

jopen 11年前發布 | 18K 次閱讀 Python開發 Python

python中使用正則表達式

1. 匹配字符

正則表達式中的元字符有 .  ^  $ *   +  ?  { }  [ ]  \  | ( )

匹配字符用的模式有

\d 匹配任意數字 

\D 匹配任意非數字

\s 匹配任意空白字符

\S 匹配任意非空格字符

\w 匹配任意數字或者字母

\W  匹配任意非數字或者字母 

2.  正則表達式

python中使用compile處理正則表達式,如:

import re;

p=re.compile(‘[a-c]’);

p.match(s);

s是待匹配的字符串,match是匹配方法,類似的方法有

match()   確定從行首開始匹配

search()   在任意位置匹配

findall()  找匹配的所有子串,并作為子串返回

finditer()   找匹配的所有子串,并且以迭代器的形式返回

 

match也有很多方法,如:

group()   把正則表達式匹配的字符串返回

start()  返回匹配的起點

end()   返回匹配的終點

span()   返回匹配的(start,end)的元組

 

例1:>>>import re;

>>>p=re.compile(‘^[a-c]’)

>>>q=p.match(“abcd”);

>>>print q.group()

ab

>>>>q.span()

(0,2)

例2:

>>>import re

>>>p=re.compile(‘\d+’);

>>>q=p.findall(‘1 and 10 and 20’);

>>>print q

[‘1’,’2’,’3’]

 上述的匹配也可以使用另外一種形式,即:

re.match(’\d+’,’d23r’)

例3:

>>>p=re.match(’\d+’,’d23r’)

>>>print p

None

匹配的其它參數:

re.compile(‘[a-c]’,re.I)  re.I 表示忽略大小寫

re.compile(‘^ab$’,re.M)  re.M 表示^或者$在行首和行尾以及字符串的開頭和結束都會進行匹配。如果不加這個標志,只會在字符串的開始和結束之處匹配

例4:

re.compile(“””

[1-3]       #1-3

[a-c]      # a-c

“””,re.VERBOSE

)              re.VERBOSE  的出現使得正則表達式可以再多行出現,而且可以在每行加上注釋

上面的匹配相當于 re.compile(‘[1-3][a-c]’)

3.  分組

使用()來進行分組

例5:

>>>p=re.compile(‘(12)+’)

>>>m=p.match(‘121212’)

>>>print m.group()

121212

上面匹配的是12重復出現一次或多次

還可以打印分組的信息,

>>>print m.group(1)

12

python會自動捕獲分組的信息,如果不想捕獲分組的信息,可以使用?:

例6:

>>>import re

>>>s =”hello ab1cd”;

>>>p=re.search(‘(?:h.*)(a.*)(c.*)’);

>>>print “a* {0}”.format(p.group(1))

a*   ab

>>>print “c* {0}”.format(p.group(2))

c*   cd

p.group(0)存放的是整個表達式的匹配情況,p.group(1)存放的是(a.*)的匹配信息,p.group(2)存放的是(b.*)的匹配信息,而 h.*前面因為有?:沒有被捕獲

如果分組過多,使用組的標號還是顯得麻煩,這時可以對組進行命名,然后可以通過名字來使用它們。

例7:

>>>import re;

>>>s=”hello ab1cd”

>>>p=re.search(‘(?P<a>a.*)(?P<c>c.*)’);

>>>print “a*  {0}”.format(p.group(‘a’)

a*   ab

>>>print “c*  {0}”.format(p.group(‘c’))

c*   cd

4.貪婪和非貪婪模式

在貪婪模式下,* + 都會盡可能地多匹配字符,如:

例8:

>>>import re;

>>>p=re.compile('<h.*></h>');

>>>m=p.findall('<h1></h><h2></h>')

>>>print m;

[‘<h1></h><h2></h>’]

有時希望它匹配出<h1></h>,<h2></h>兩個結果,這時就可以用非貪婪模式了。只要在*或.后面加上?。

例9:

>>>import re;

>>>p=re.compile('<h.*?></h>');

>>>m=p.findall('<h1></h><h2></h>')

>>>print m;

[‘<h1></h>’,’<h2></h>’]

5. 前向定界符和后向定界符

如果先匹配模式A,在匹配模式B,可以使用A(?=B),如果先匹配模式A,而且希望后面沒有B,可以使用A(?!B).

例10:

>>>import re;

>>>s=”ab2cd”

>>>m=re.search(“ab2(?=cd)”,s);

>>>print m.group();

ab2cd

例11:

>>>import re;

>>>s='ab2cd'
>>>m=re.search('ab2(?!cd)',s);
>>>print m

None

類似地,如果匹配模式B,同時在其前面要有模式A,可以使用(?<=A)B的形式,

如果匹配模式B,同時在其前面沒有模式A,可以使用(?<!A)B的形式

 例12:

>>>import re;

>>>s=”ab2cd”;

>>>m=re.search(‘(?<=ab2)cd’,s)

>>>print m.group()

cd

例13:

>>>import re

>>>string= "ab2cd"
>>>pattern = re.search(r'(?<!ab2)cd',string)
>>>print pattern;

None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