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演化歷程
1 初始階段架構
特征:
應用程序、數據庫、文件等所有的資源都在一臺服務器上。
2 應用服務和數據服務分離
特征:
應用程序、數據庫、文件分別部署在獨立的資源上。
3 使用緩存改善性能
特征:
數據庫中訪問較集中的一小部分數據存儲在緩存服務器中,減少數據庫的訪問次數,降低數據庫的訪問壓力。
4 使用應用服務器集群
特征:
多臺服務器通過負載均衡同時向外部提供服務,解決單臺服務器處理能力和存儲空間上限的問題。
5 數據庫讀寫分離
6 反向代理和CDN加速
特征:
為了應付復雜的網絡環境和不同地區用戶的訪問,通過CDN和反向代理加快用戶訪問的速度,同時減輕后端服務器的負載壓力。CDN與反向代理的基本原理都是緩存。
7 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數據庫
8 使用NoSQL和搜索引擎
9 業務拆分
特征:
為了應對日益復雜的業務場景,通常使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將整個系統業務分成不同的產品線,應用之間通過超鏈接建立關系,也可以通過消息隊列進行數據分發,當然更多的還是通過訪問同一個數據存儲系統來構成一個關聯的完整系統。
10 分布式服務
特征:
公共的應用模塊被提取出來,部署在分布式服務器上供應用服務器調用。
原文地址:http://my.oschina.net/sunchp/blog/390529
本文由用戶 dy223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