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Flash,互聯網的弒君之路

jopen 10年前發布 | 7K 次閱讀 Flash

干掉Flash,互聯網的弒君之路

谷歌近日宣布將 Adobe Flash 廣告自動轉換成 HTML5 格式,方便谷歌的廣告主將廣告送達更多用戶,即使其終端使用的設備或瀏覽器不支持 Flash,也可以看到廣告主的內容。

好像一時之間,Flash 就變成了明日黃花。

“Flash”這個詞語,在許多人眼中幾乎等同于“動畫”的意思,Flash 制作,也是當年學校電腦課興起之初,老師們的必教課程,讓畫面動起來,在當時真的還是一件蠻潮流的事。可是現在,隨著 HTML5 的興起,Flash 的江山,迅速土崩瓦解,如果你以為 Flash 會被 HTML 5 拍死在沙灘上,就是單純的技術更迭,那就真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

“表面上都說啥技術,啥標準原因,其實實質原因都是商業因素。”這是當年有人評價 iPhone 與 Abode 之間的 Flash 大戰時的總結語。

眾所周知,Flash 的親爹是 Macromedia 公司,后來被 Adobe 收購的,Adobe 公司主要做的就是圖像軟件這塊兒。而 flash 當年能大火,主要是因為彌補了微軟 IE 的短板,“Flash 是由 Macromedia 公司推出的交互式矢量圖和 Web 動畫的標準,現在已經被 Adobe 公司收購。通常意義上 Flash 是指被大量應用于互聯網網頁的矢量動畫文件格式,由于其使用向量運算的方式,產生出來的影片占用存儲空間較小,所以非常適合用來制作包含有各種圖片、視 頻、音頻的網絡內容。當然,同樣可以作為軟件界面系統、游戲界面、網站界面等來應用。”

當年風靡一時的“偷菜”網頁游戲,還有在線視頻網站,譬如土豆,都是基于 Flash 而發展起來的。

當業內標桿的壞處之一就是大家都緊盯你的寶座,以便隨時拉你下來,換自己上位。就在 Flash 獨占鰲頭的時候,想拉它下馬的人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喬布斯,在 2010 年,蘋果和 Abode 的口水戰不斷,一度對簿公堂,喬布斯甚至列舉了 Flash 六大罪狀:

1:盡管 Adobe Flash 技術廣泛流行,這并不意味著它是開放的,因為它完全被 Adobe 控制,也只為 Adobe 而存在。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Flash 技術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2: 75% 的網絡視頻使用 Flash。但幾乎所有的視頻都有另一種格式——H.264,iPhone、iPod 和 iPad 支持這種格式。

3:Flash 是導致 Mac 死機的原因之一。我們不想為了 Flash,降低 iPhone、iPods 和 iPads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在 iPhone 上H.264 視頻可以播放十小時,而用軟件解碼只能播放不到五小時。當網頁使用H.264 對視頻再編碼時,它完全可以不使用 Flash 技術。

5:Flash 是為電腦和鼠標設計的,而不是手指控制的觸摸屏。

6:Flash 是一個交叉平臺開發工具。讓開發者為 iPhone、iPod 和 iPad 開發出最好的應用,這并非 Adobe 的目標。讓他們為交叉平臺開發才是其目標,而且 Adobe 在增加蘋果平臺應用方面十分遲鈍。

表面看喬幫主一身正氣,Flash 技術似乎真的就是一無是處,就是不適合移動終端,但實際呢?“蘋果不肯開放 Flash,是因為 Flash 本身也可以開發各種應用,直接跟 App Sotre 會相沖突,而且以前確實 Adobe 也有過 Flash App Store。”喬布斯又不是慈善家。

Abode 也不是吃素的,當時的 Adobe CEO 表示:“蘋果選擇封閉我們信賴開放系統”。不論是尋求法律保護還是搞輿論攻勢,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維護 flash 的標桿地位,留住自己的用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但行業標桿擋住的可不止一個喬布斯,微軟的 Sliverright 推廣得不如意,原因之一就是 Flash 的太過于成功。看到 Flash 如此的借助自己的瀏覽器上位,微軟實際上并不是那么高興。2006 年微軟發布了類似 Flash 技術的 Sliverright 插件。

雖然有競爭,不過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微軟尚不能明面上與 Flash 決裂,IE 需要 Flash,甚至在前兩年推出的 Windows 8 與 Windows RT 中的 IE10 內也選擇默認啟用 Flash。微軟向 Flash 靠近的原因還是 HTML 5 遲遲不能成熟,而 Flash 的用戶體驗卻得到了很大改進。它自己發布 Sliverright 又不爭氣,在 2012 年,微軟關閉了 Sliverright 的網站。微軟任然需要 Flas 來幫助自己站穩瀏覽器市場,商場如戰場,有利益就可以合作!

至于谷歌為何踢開 Flash,那就更簡單了,有評論指出“如果 HTML5 得以普及,一大批基于瀏覽器的應用程序出現的話,那時候谷歌云計算的理念或許會真的得以實現,也會對微軟固有的桌面軟件市場帶來巨大沖擊。”事實上,谷歌 早就開始推動 Flash 向 HTML5 的轉換趨勢。早在 2010 年 1 月,該公司旗下的 油Tube 曾發布測試版 HTML5 播放器,最近又將默認格式由 Flash 調整為 HTML5。

從 Flash 到 HTML 5,大佬們忙著定標準,爭的是風起云涌,但對于我們普通用戶而言,競爭者越多,得到的實惠越多,無論誰上馬,產品好用才是硬道理!

來自: 搜狐IT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