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死book入局區塊鏈 能否緩解市值縮水千余億的尷尬
近日,非死book 發布了第二季度的財務報表,之后其市值迅速縮水 1000 多億美元,另有財報數據顯示 非死book 用戶增速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而這主要是受到數據泄漏丑聞的影響,而有一些分析師甚至預測社交巨頭的消亡,他們認為 非死book 正在老化,失去了對用戶的吸引力。

非死book 面臨了外界巨大的壓力,也嘗試尋找方法去解決隱私問題,而剛好區塊鏈進入到了他們的視野。
互聯網隱私近乎“裸泳”
身處這個無處不在的互聯網中,隱私泄露近乎是公開的秘密。
幾乎每個人都接到過莫名的推銷電話,收到各種垃圾短信,被推送各種異常“智能”廣告。甚至銀行賬號等敏感信息會被私下售賣,財產受到損失。
近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 DCCI 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 年上半年)》。

《報告》隱私安全測試結果顯示,2017 年下半年,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 APP 都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869 個 Android 手機 APP 中未獲取的僅占 0.1%。其中生活購物類和投資理財類 APP 占比明顯增加,生活購物類由 7.6% 增加到 11.2%,投資理財類由 9.1% 增加到 10%。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 年上半年安卓 APP 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 5.1%。
尤其是 非死book 這樣的社交巨頭,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敏感信息,數據泄露自然引起用戶的恐慌,這一切在股價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非死book 在公布了公司第二季度財報后,當天股價下跌幅度超過 20%,非死book 市值直接縮水了 1230 億美元。馬克-扎克伯格個人的財富縮水 168 億美元,目前剩下不到 700 億美元。
就在公布財報的幾天后,非死book 高管馬庫斯(David Marcus)表示,他正準備成立一個小組,將從頭開始探討如何在 非死book 上更好地利用區塊鏈。而這被看作是其在解決隱私問題的重要舉措。
非死book 的區塊鏈布局
今年五月份,非死book 創始人、CEO 扎克伯格宣布開啟自創辦 15 年來的最大重組計劃:將公司分成三大業務線,并迎合潮流成立了區塊鏈技術部門。而當時公司正處在隱私泄露的風波之中,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新的區塊鏈部門由原 非死book Messenger 的主管馬庫斯(David Marcus)領導,他還是目前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董事會成員,并且在入職 非死book 前曾任 PayPal 總裁。

馬庫斯(David Marcus)
目前該部門的創立目的與職能還不得而知,不過扎克伯格曾經表示,今年將深入研究加密貨幣,并思考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服務于 非死book 平臺上來。
就在近日,馬庫斯(David Marcus)宣布將辭去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董事會的職務,并稱將成立小組,從頭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
另外,據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來,非死book 的區塊鏈團隊已經與源支付技術公司 Stellar 就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過探討和接觸。非死book 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與大銀行的支付網絡競爭。
一位與 非死book 區塊鏈業務關系密切的知情人士稱,該公司正對區塊鏈進行長期押注,可能類似于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不只是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
非死book 最近的一則招聘廣告反映了這一點。招聘廣告顯示,該公司正在尋求擴大其加密小組。
從這些舉措中,我們看到了 非死book 在區塊鏈上給予了厚望,區塊鏈技術在隱私保護、支付等方面的潛力也正好與其需求不謀而合。
區塊鏈能解決隱私安全問題嗎?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就是匿名和隱私。

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匿名,是一種不具名或使用化名的行為,目的是不想表露自己身份,或者因為多種原因身份/特征不明。從概念上講,匿名是隱私保護的其中一種手段。
區塊鏈主要利用零知識證明和同態加密等手段,在數據為個人所有的情況下,可以不暴露隱私對個人的數據進行有效的使用和交換。
作為一種分布式記賬技術,區塊鏈在誕生之初就需要考慮公共數據的管理問題,沒有一定程度的隱私保護,區塊鏈技術是無法獲得廣泛認可的。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正好符合了用戶對隱私保護的需要。甚至在未來,我們的個人數據可能成為數字資產,并為我們個人所有,中心化的平臺使用我們的數據都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
如同阿里、騰訊、摩根大通等國內外行業巨頭,非死book 在區塊鏈技術上有更多的期望,當然從目前情況來看,游戲、支付、版權和隱私保護將成為區塊鏈最新發力的領域。而這些領域正是巨頭誕生與重鑄的戰場。
來自: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