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看霧霾:中國首顆碳衛星成功發射

12 月 22 日 3 時 22 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這是我國首顆、全球第三顆專門用于“看”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衛星。
本次發射的碳衛星,搭載了一臺高光譜與高空間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測儀。這臺探測儀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見光和近紅外譜段,利用分子吸收譜線探測二氧化碳濃度。
碳衛星項目要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監測精度優于 4ppm(百萬分比濃度),即是說,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超過百萬分之四時,“千里眼”就必須發現。
碳衛星上除了搭載二氧化碳探測儀,還有另一件“利器”——多譜段云與氣溶膠探測儀。這臺探測儀可以測量云、大氣顆粒物等輔助信息,為科學家精確反向推演二氧化碳濃度剔除干擾因素。
研究人員介紹稱,多譜段云與氣溶膠探測儀可以幫助氣象學家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并為研究 PM2.5 等大氣污染成因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具體如何監測霧霾,要等碳衛星傳送回第一份數據后再做分析判斷。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地面觀測站點總共僅有數百個,難以滿足監測需求,只有用衛星俯瞰,才能繪制二氧化碳分布的全景圖。
來自: 驅動之家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