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3.10完全無滴嗒特性詳解
在一個典型的 Linux 系統中,運行中的 CPU 通常每秒會被時鐘打斷 100 到 1000 次。時鐘中斷是為了重新考慮應該運行哪個進程、響應讀寫更新(RCU)調用,以及處理其它必要的事務。這種周期性的時鐘中斷或滴嗒比臭名昭著的全局內核鎖(BKL)要合理得多,但它的缺點是影響性能,也稱不上節能。幾年前,Linux 社區開發出了可選的無滴答(tickless)模式,當 CPU 處于空閑狀態,默認關閉時鐘中斷。它允許空閑 CPU 長時間處于深度睡眠狀態,減少電力消耗。它對于筆記本手機之類電池供電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種無滴答模式也存在缺陷,不利于高延遲敏感環境,因為喚醒睡眠中的 CPU 有時間開銷。Linux 3.10 內核引入了一個近似完全無滴嗒(full tickless)模式,該模式默認關閉。根據內核開發者的測試,它能節省1% 的 CPU 時間。在啟用完全無滴答模式后,運行中的 CPU 如果只有一個可運行進程,它將關閉時鐘中斷。如果出現第二個進程,滴嗒會再次出現以供調度器根據時間段分配資源。從技術角度說,這并不是完全無滴嗒,只能說近似。高性能和實時計算將會受益于這個新模式,因為在這兩種環境下,一個 CPU 執行一個任務是一種常見的策略。
來自: Solidot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