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控股借更名東風5天漲50% 市值龍頭更替再起

每經記者趙陽戈 | 每經編輯張海妮
順豐控股(002352,收盤價 60.73 元,之前為鼎泰新材)5 個交易日股價上漲 50%,市值也一飛沖天,順勢突破 2500 億元,奪下深市市值龍頭寶座。龍虎榜數據顯示,順豐控股市值突飛猛進,與近日游資們的擊鼓傳花不無關系,而正是其微小的流通盤給游資們搭建了表演的舞臺。
勇奪深市市值龍頭寶座
在A股,股票改個名字本是稀松平常的事兒,但這事兒擱順豐控股身上,那就是股價火箭發射的效果。
公告顯示,自 2 月 24 日起,002352 這個代碼的身份,將由之前的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這個變更是今年 1 月份召開的董事會及 2 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決定的,公司更名的理由為“公司向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00% 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完成,公司已轉型進入快遞物流行業。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系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不僅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也提供包括倉儲服務和信息服務等在內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為更好地適應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和戰略規劃,公司決定對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進行變更。”
受此影響,自 2 月 21 日起,順豐控股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接連大漲,2 月 21 日開盤價尚為 40.1 元,2 月 27 日的收盤價就已經沖到了 60.73 元,區間累計漲幅達到了 50%,公司市值也在高亢的股價中節節攀高,截至 2 月 27 日,順豐控股的總市值飆升到 2540.75 億元,遠遠超越了目前海康威視(002415)1719.1 億元的市值(據同花順 iFinD 數據統計),勇奪深市市值頭把交椅。
游資擊鼓傳花的樂園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控股市值不斷飆升成為深市市值龍頭,與游資們的追捧不無關系。
龍虎榜數據顯示,2 月 23 日買入鼎泰新材(2 月 24 日更名為順豐控股)最多的為浙商證券臨安萬馬路營業部,動用資金 2202.05 萬元,相反在當天的賣出前五席位中,還有 3 家機構專用席位在列。
2 月 24 日的龍虎榜中,順豐控股的前五買入席位也有 4 個為游資營業部,中信證券深圳總部營業部在 2 月 24 日以 1401.98 萬元的買入金額居買入第五位。
2 月 27 日的龍虎榜數據與 2 月 24 日類似,買入前五席位中也有 4 個是游資,其中買 2 為“深股通專用”,倒是有些引人注意,但在賣出席位中,再次出現 2 家機構專用席位。整體來看,順豐控股股價短期內暴漲,為游資擊鼓傳花的結果。
業內人士稱,如此大市值的股票之所以成為游資擊鼓傳花的樂園,還在于其相對偏小的流通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順豐控股總股本高達 41.8 億股,但流通盤只有 1.33 億股,按照 60.73 元的股價來計算,流通市值只有 80 億元,占總市值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說,只要撬動這 80 億元的流通盤,就能撬動超 2000 億元的總市值,杠桿效果明顯。
短期憑銳氣大漲惹人憂
需要指出的是,順豐控股沖擊深市市值第一的寶座,超越海康威視固然可喜,但這種短期內憑借銳氣而市值爆發的案例,在歷史上并不少見,而類似情況反而會引起市場的擔憂。
典型案例如滬市的中國石油(601857)。2007 年 11 月 5 日,中國石油閃亮登場,上市首日市場給予的高預期,使其市值高達 7.48 萬億元,要知道當時的“宇宙股”工商銀行(601398)的市值還只有 2.6 萬億元,中國石油創下的紀錄足以傲視群雄。然而眾所周知,中國石油基本上就是上市首日見了“大頂”,運行多年,相比上市之初,中國石油的股價始終在山腳下徘徊,其最新市值為 1.44 萬億元,已向工商銀行(1.66 萬億元)俯首稱臣。
要找中小板的案例,很多投資者第一時間會想到原來的七喜控股、現在的分眾傳媒(002027)。作為中概股回歸案例之一,分眾傳媒的一舉一動受到高度關注。2015 年 12 月,就在七喜控股辦理完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新增股份登記申請之后,在分眾傳媒新的總股本核算下,公司市值超過了 1900 億元,超過國信證券(002736),超過海康威視,也超過比亞迪(002594)等。不過如今,在預期透支之后,分眾傳媒的市值已經回落到 1036.19 億元,雖然在中小板中排名靠前,但距離龍頭寶座還遠。
創業板的溫氏股份(300498)也是類似情況。該股在 2015 年 11 月 2 日高調亮相A股,以 2005.12 億元的超級市值,遠遠超過曾經的市值龍頭樂視網(300104)(2015 年 11 月 2 日樂視網的市值為 899.76 億元)。不過就好像高預期被透支了一樣,溫氏股份后續的股價走勢,愈發疲軟,雖然該股目前仍然為創業板的市值龍頭,但目前股價差不多腰斬,市值也大不如前,據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的最新市值為 1482.58 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的市值排名中,靠前的更多被傳統行業或實體把持,比如金融、制造業、地產等,這些股票的高市值大多為經歷了長期的爬升,相比銳氣沖鋒的個股,顯得更加穩定,比如貴州茅臺(600519)等。那么,當銳氣退卻之后,順豐控股的后續股價走勢會如何演繹,有待觀察。
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