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雞”之父王大鵬:大學寫代碼是主業

jopen 12年前發布 | 5K 次閱讀 程序員

  “我喜歡和你聊天,我是聰明機智炫酷 24 小時不關雞”,日前,一只可以自動回復的“小黃雞”在人人網實實在在火了一把,面對網友的各種“調戲”,“小黃雞”的回答總是充滿幽默。

  “小黃雞”的火爆讓人們不禁好奇,是什么樣的人才能設計出這么有趣的“小黃雞”,但是,真的走近“小黃雞”的設計者王大鵬時,卻發現他是一個非常不善言談的、內向的大男孩。

  這位去年從華中科技大學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的 1991 年出生的男生剛過完 22 歲生日,身體瘦瘦小小,面對記者的目光會躲閃會臉紅,和大多數“技術宅”程序員一樣,熱衷于用 web 技術建立自己的獨立博客,喜歡鉆研技術。他有些靦腆地說,“沒人叫我技術宅,我是自覺對號入座”。

  小時候就很“宅”

  打小時候起,王大鵬就是個小“宅男”,不喜歡出去玩,家里不用的電器,一般都經他拆過,他還喜歡看物理化學書,“經常照著書做一些科學小實驗”。

  高中時,王大鵬過著住校生活,學校里也沒有相關的電腦課,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同學買的《電腦愛好者》,性格內向但愛好電子科技的王大鵬便一下子被吸引了,如找到了“知音”。他期期買這本雜志,一拿到便“兩眼放光”,從頭到尾認真“啃”一遍。這個習慣他一直保持到大二,直到大學里允許學生帶電腦,他才有機會真正進入那個讓自己朝思暮想了幾年的“電子世界”。

  盡管王大鵬的父母注意到兒子對電子科技的“狂熱”,但高考時他們還是顧慮“計算機專業不好找工作”,讓王大鵬學習“能賺錢”的經濟類專業。“當時填志愿的時候,是我爸陪我去的,我堅持報計算機,最后兩個人各退了一步,報了計算機的周邊專業光電信息工程。”王大鵬有些得意地說。

  雖然當時倔強的王大鵬作出了讓步,但是,“第二天,我自己還是把專業改成了現在的專業”。

  從小學開始,王大鵬的學習成績就很出色,是個平常人眼中的“乖”孩子,不過,王大鵬的內心其實挺倔強的,他內心認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直到現在,王大鵬的母親仍然希望兒子能做一名公務員。“因為我性格比較內向,她希望我做一份穩定的工作”,王大鵬很理解母親的想法——他和家人關系不錯,“我每周固定給家里打一個電話”。

  編程、寫代碼是大學“主業”

  成績很好的王大鵬如愿被第一志愿第一專業錄取,但讓他感到“詫異”的是,大學生活跟他想象中的還是“有點不一樣”。

  來到大學,王大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讓他癡迷的“電子科技”上去。熬夜編程、寫代碼成了王大鵬的“主業”,上課反倒成了“副業”,即使去上課也是“睡覺和刷社交網站”。

  “我覺得我是‘學渣’,不是‘學霸’。”因為大學的課程不單單只有編程類專業課,還有很多大類通識課程。這些課讓不太上課的他“有些頭疼”,“考試總是臨時突擊,60 分萬歲。”雖然這樣,王大鵬的成績排在全院前 30%,因為“身邊的同學都這樣”。

  一個人的時光很自在

  畢業時,王大鵬選擇了人人網,成了一名程序員。

  目前已經工作 6 個多月的王大鵬把生活重心放在互聯網上,那里有他的興趣、伙伴和世界。“假如有一天停網了,我覺得我會死掉。”王大鵬表情篤定地對記者說。

  作為一名程序員,他的工作主要是面對電腦。他很享受這種與代碼在一起的簡單感覺。當他一個人與電腦在一起的時候,他會很自在、放松,很多智慧的火花會在這時迸發。尤其在深夜的晚上,當他“潛水”于 GitHub、Hacker News、v2ex 這些知名技術創意網站時,會時不時跟“小黃雞”聊聊天:“我又忘了看非誠勿擾了”,這時,這個機器人“小黃雞”很聽話地與他聊天,“我最喜歡孟飛”。這樣的對話讓他很滿足,因為他發明了一個 24 小時陪他聊天的“對象”。

  “小黃雞”從 2012 年 12 月 31 日發出第一條狀態至今,短短的時間內就俘獲了近 200 多萬“粉絲”的心,每條狀態都有 10 多萬的回復量。

  王大鵬不擅長的方面,恰恰是“小黃雞”的拿手好戲——聊天。只要網友在發言中@“小黃雞”或者直接向它提問,這個小東西就會瞬間冒出來,以一種可愛俏皮又不失智慧的口吻和你對話。雖然有時答非所問,但詼諧幽默的回答,讓眾多網友樂此不疲。

  面對“小黃雞”的走紅,王大鵬很淡定,“如果以后沒人關注‘小黃雞’了,我也覺得無所謂。”因為王大鵬堅信,“我以后還會寫出更好玩的程序。” 這個性格內向的男孩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我崇拜的人是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王大鵬一直信奉著“簡單為美”。

來自: 中國青年報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