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后臺功能:不要讓你的產品虎頭蛇尾
良好的產品體驗除了前端的努力,也離不開后臺的支持,把握好產品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構造良好的用戶體驗。作者分享自己的有一個產品經驗,總而言之就是:前端功能的燦爛,離不開后臺設計的強悍。

作為一個剛剛入門的產品小白,閱讀過百十篇產品相關的文章。對于需求分析、產品的功能設計、項目流程有了基本的認識。但是最近在實習公司的一段經歷讓我對于產品前端和后臺功能的關系有了很大的認識,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前端功能的燦爛,離不開后臺設計的強悍。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產品簡介
作為一款連接供應商和店主的TO B類供應鏈產品,產品涉及供應商端、物流端、店主端以及管理后臺四個主要模塊。
我們的線上管理后臺有兩個儲存了商品的庫:
"倉庫"按照地區區分為不同的庫,里邊的商品由運營人員上傳,直接展示在客戶端進行銷售。
"商品庫"是公司的商品總庫,商品由運營人員上傳,理論上應該涵蓋所有倉庫內的商品(同種商品只有一件),旨在為未來新建的倉庫提供快速商品同步功能。
現狀是各個倉庫里商品數量遠遠多于商品庫,并且商品信息十分雜亂。運營人員在上傳商品時不注重完善商品庫,只把商品上傳到各自的倉庫里,而不去上傳到商品庫。有時會因為商品信息繁瑣而簡化信息,導致信息混亂。
事件背景
接到領導指示,要優化后臺商品上傳流程,和產品經理商討后決定借此機會完善商品庫里的商品,標準化規范管理,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現有的幾千件不標準化的商品如何導入商品庫,二是未來上傳到倉庫的商品如何同步至商品庫。
問題分解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已有的幾千件商品,如果是已經符合商品庫要求的,那么就很簡單能夠打包同步過去。
看似簡單,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實際情況是,倉庫和商品庫內的商品信息字段不同,而且商品庫中的必填項在倉庫中為選填,倉庫中還有很多地方特色的不適宜導入商品庫中的商品。
這就要求先針對兩個庫中的字段進行同步,由于商品庫是標準庫,因此將商品庫中的必填字段添加到倉庫中,設置為必填項。接下來再對商品進行篩選,符合標準化商品的可打包直接導入商品庫,其余部分分為"處理后導入"和"不導入"兩部分,處理后導入的商品經由運營人員完善信息后,再打包同步至商品庫。
接下來就到了第二個問題,新上傳的商品如何從倉庫同步至商品庫?
不經思索地想,在倉庫增加一個商品同步按鈕不就萬事大吉了?一鍵同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商品數量不一致了。
仔細來想,就會發現不是那么簡單。來進行一下問題的分解:首先,上傳的商品如何能夠保證標準化?我們不可能時刻監督運營的操作。其次,對于地方性特色商品或者散裝的商品,壓根沒有標準化的形式,如何同步至商品庫?再次,平臺支持商品信息和圖片分開上傳,對于上傳的半成品如何處理?
于是我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在倉庫上傳時,增加一項"是否同步至商品庫"選項,把不宜上傳的商品排除在外這不就很完美了嗎。
事實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一看似存良除劣的設計,在現實業務中只會起到恰好相反的作用。供應商沒有良好的商品上傳習慣,沒有標準化商品的意識。如果增加這一選項,必然會引起幾乎所有上傳的商品都不選中“同步至商品庫”的選項,這樣一來,雖然成功排除掉了“劣”,卻也無法留存“良”。
再試一次,這一次的設計問題在于:上傳商品的需求來自供應商,同步至商品庫的需求來自公司本身,但該設計明顯把滿足兩個需求操作的關鍵節點都設置在了上傳商品的步驟。這就容易導致商品上傳時考慮不到同步至商品庫的需求。
這次問題已經完全被分解,只需要對應提出解決方案。把能否加入倉庫和商品庫的審核節點設置在商品庫的部分,以此來規范倉庫商品上傳時的信息標準化填寫,避免出現“各自為戰”的情況。
在這個地方還有一個細節,商品中有些是本身就不標準化的,因此不宜加入商品庫,在審核時要考慮到這種特殊情況。因此最終的方案是,在商品庫新增審核頁面,每次倉庫上傳的新商品會自動進入該審核頁面,而不會直接上架。
審核操作有四種:
- 商品在倉庫上架同時同步至商品庫,用于符合規范且標準化的商品;
- 商品在倉庫上架而不同步至商品庫,用于符合規范但不標準化的商品;
- 商品無法上架,也無法同步,用于打回信息填寫不規范的產品;
- 編輯商品信息,用于審核人員即時改動一些細小的問題,之后可以直接上架或同步。
本以為萬事大吉了,但是當提交文檔的一刻感到后背一涼,想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步驟沒有考慮到。上傳和審核流程已經比較符合現在的要求了,但是被打回的商品已經超出了這兩個步驟怎么辦?同時由于更改了之前上傳至倉庫就直接上架的規則,倉庫的顯示方式也已經不再適用。
于是又重新優化倉庫的展示方式,上班的兩個問題:打回商品的處理以及上架流程展示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優化。將倉庫的商品展示列表“商品狀態”一欄增加兩種狀態,原先該欄只有“上架”、“下架”兩種,現增加“待審核”、“被打回”兩種狀態,待審核的商品無法進行編輯,被打回的商品可以編輯后重新提交。
流程梳理
反反復復的修改優化,解決了兩個遺留問題以后,本著產品經理嚴謹的精神,又重新梳理一下整個流程:

之后發現一個可以優化的點,打回的商品可以從信息提示上提高效率。因此在打回商品選項時,彈出一個輸入框,輸入商品打回原因,這樣就可以提示上架的人員進行針對性處理修改。
這是我正式從事產品方向以來處理的第一個管理后臺case,也感受到了前端的良好體驗離不開后臺的強大支持,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思考更加全面和嚴謹。
來自:http://www.woshipm.com/pd/53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