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開源精神:給一個舞臺,我們一起改變社會

jopen 11年前發布 | 5K 次閱讀 開源

談開源精神:給一個舞臺,我們一起改變社會

        COSCUP ‘14 開源人年會 2014 于上周末在中研院舉辦,會中除了介紹當前一些開源的技術以外,也討論了開源開放的精神。

        對于非技術出身的讀者來說,第一次聽到開源這個名詞或許會覺得非常陌生,或者產生一種想法: 噢!開源就是它它在玩的東西啊!就大家寫寫代碼自 High 一下,正常人不必知道啦!

        「開源」是一種精神

        的確,開源在一開始是為了對抗大公司的技術專利所產生。但開源是一種精神并不是軟件,利用開放的精神,將其所擁有的技術開放給其他人使用而不收 取金錢,而演進成為一種合作開發的模式,在電腦科學的領域被廣泛運用。也因此,平常我們所認知的開源產品,大多是屬于技術性的。但隨著開源精神的推廣,慢 慢的也出現非技術導向的產品像是:

  1. Wikipedia:Wikipedia 是現代人獲取知識相當重要的來源之一,相信在這一點上可以不用多解釋。
  2. g0v:如果對于 g0v 覺得陌生,您或許對 「 Democracy at 4 am 」這個在太陽花學運期間,以全英文向國外播放臺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的網站有所了解。g0v 在 4am.tw 的成立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其內部的專案也是以開源的精神來執行,其中包含共筆,以及程式的部分。

        其它開源的例子包含了最近特斯拉開放專利,以及中國開發者 9 天完成 Swift 翻譯中文版都是大家較為熟悉的例子。

        開源的特性,可以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話來比喻。一個好的點子,一個好的平臺,我們就可以發揮與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作出貢獻。因為其公開的特性,以及迅速聚集群眾的力量,開源的精神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一個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開源的方式

        說了這么多開源精神的好處,如果我有一個想法,那該怎么利用開源的方式將其實現?有什么是該注意的地方?在 COSCUP ‘14 的會中有些演講提及了這些概念如下:

  1. 明確的目標
  2. 明確的定義任務
  3. 明確的定義規則

        上述三點其實非常的直覺。首先要聚集眾人的力量,得有個明確的主題。以維基百科而言,他的主題就是: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at anyone can edit. ( 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免費百科全書 )

        假設有了主題之后,如果沒有明確的任務規劃那怎么知道我們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又或者聚集了一堆人卻沒有人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的定義任務。

        再來,人多了,意見也多了。如果沒有規則,整個產品就會因為缺乏中心思想或格式而雜亂無章。舉例而言,假設我們在編輯維基百科時,有一位作者堅 持全部要使用粗體,若沒有相關規定來規范的話這不是會讓整個作品看起來很奇怪嗎?又或者說,假設我要利用開源的精神一起寫一份關于如何學習程式語言的心 得,但是中間有作者決定要加一段臺灣與中國之間的統獨議題,這跟我的題目有什么關系?因此,在進行開源的計劃的時候,必須要能夠制定規則與管理。

        如何開源?

        那究竟該用什么平臺來進行開源的計劃?在這里筆者介紹一個開源平臺,你也可以使用它來建立屬于自己的開源計劃,像是開發代碼或者平臺寫作等。這 個平臺稱為 GitHub 是一個分散式的版本管理系統,它的好處在于很好的版本控制,以及分支系統。它可以建立不同的分支,分別代表不同的主題,而參與者可以在分支上工作之后經過 管理員的認可就可以把他開發的部分匯流回主干。而且如果有什么地方出了錯,它可以回到先前的版本。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 Issue 』,有人提出了哪里有問題,可以設立 『 Issue 』,開放計劃參與者解決。關于使用說明的部分,大家可以參考這里。

        至于使用它的方式我們可以參考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開發者翻譯 Swift 語言中文版

參與翻譯的網友首先需要在 GitHub 專案上認領章節,認領成功便可開始翻譯。在某章翻譯完成后,管理者將翻譯完成的內容合并起來,通過 Gitbook 轉換成在線頁面并更新到 GitHub。

        開源即免費?

        的確,以一個使用者的角度而言,開源對我們是非常的方便。因為我們可以免費的使用開源的計劃中所開放部分的成果。但對于其他想要建立一個開源計劃的人,往往會因為認為其無法收取權利金而認定開源計劃是一個無法從事商業行為的活動。關于這點其實并不完全正確。

        我們以開放源碼軟件( Open Source Software )來舉例。其實你或許不知道,開放源碼軟件定義的起源其實是希望這類軟件可以順利商業化。若軟件經過了開放源碼促進會的審核通過后,便可以標明這個服務標 章,消費者反而會因為開放源碼軟件的特性而提高購買的興趣。

        國外的大公司如 Google、Red Hat 與 Rackspace 都有以開放源碼軟件成功獲利的商業模式的例子。以 Rackspace 舉例,其所提供的云端運算服務,就是以開放源碼軟件 OpenStack 為基礎,但以服務為其盈利模式。

        除此之外,開放源碼軟件還有其他的盈利應用模式,注如:嵌入式硬體販售模式以及雙重授權模式2。

        結語

        其實對于個體創作者而言,開源的平臺 GitHub 會記載著每一個參與者的貢獻度。你所作過的努力并不會白費。以軟件工程師為例,其實在找工作的時候,參加過開發開放源碼軟件的經驗,絕對是讓你大大加分!

                    <span id="shareA4" class="fl">                            
                        </span> 

</div>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