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媛”往往比“程序猿”更受認可,但前提是不能公開性別
摘要: 科技圈的性別歧視早已不是新鮮,女性程序員的代碼接受率可以達到78.6%,比男性程序員的74.6%要高。然而,若女程序員對外公開自己的性別,其代碼接受率便出現了大幅下降,只剩下62.5%。

鈦媒體注:本文由鈦媒體綜合編譯自MIT technology review、nymag和衛報的報道,Joyce/編譯。
如題,用一句話總結這項最新的學術研究的結論就是,女程序員的代碼往往寫得比男性更好,而且人們也都知道這一點。
但是,得到這種認可有個前提,就是她們必須保密自己的性別。
做這個研究的是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研究人員,他們在GitHub上收集信息,分析了大約400萬個用戶的行為,并確保這些人都是在去年四月一日才開始注冊使用GitHub的用戶。
GitHub 并不要求用戶注明性別信息,不過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他們稱為“新穎性別關聯”(novel gender-linking technique)的技術,識別出了其中超過35%、即約140萬人的性別信息,然后將其結合他們提交的約300萬個“pull request”的數據來進行分析。
GitHub總部設于舊金山,是一個大型的代碼庫,全球用戶量超過1200萬。GitHub上的軟件開發者可以協作完成項目,可以檢查批評其他人的工作,還可以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或解決方案。“pull request”是GitHub上的一個指標,若某人貢獻的代碼成功其他程序員的項目所采用,這就算一次pull request,并且這個新代碼會整合進對方的項目。
研究者發現,女性程序員的代碼接受率可以達到78.6%,比男性程序員的74.6%要高。然而,若女程序員對外公開自己的性別,其代碼接受率便出現了大幅下降,只剩下62.5%。
研究者們試圖解釋這種現象,于是檢驗了其他影響因素,比如說女性對源代碼做出的改動是否更小、女性是不是只會在某些特定的代碼語言上表現更好。事實上,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女性程序員的代碼接受率在各種程度、各種語言上都超過了男性。
研究者進一步排除干擾,看看這些數據是否受到“反向偏見”(reverse bias)的影響,即開發者是否會故意優先采納女性的代碼,以提高行業多樣性、鼓勵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參與進來。然而,即使是將注明性別信息和未注明相關信息的實驗者分開來分析,結果都是一樣的。
科 技行業的性別歧視早已不是新鮮事。一項2013年調查的數據顯示,軟件開發者中女性的比例只占11.2%。參與研究的那些學生還有點驚訝,因為結果竟然證 明女性編寫的代碼更受認可。然而,“我們的結果顯示,雖然GitHub上的女性總體來說更有競爭力,但針對她們的偏見仍然存在。”
衛報采訪了幾名GitHub上的女性開發者,結果呈現出了這種性別歧視更復雜的一面。
米 切爾(Lorna Jane Mitchell)是一名女性軟件開發者,她的工作主要都是在GitHub上完成的。她說,沒有辦法分辨某個pull request是否真的是由于偏見而被忽略,或者只是因為那個項目的發起者太忙而不小心忽略掉了。她在GitHub上的檔案注明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她也表 示自己不會因為這個研究的結果而做出改變。
“我思考過,我還是覺得在檔案里明確指明性別是明智的選擇,對我來說,自己的女性身份有著重要意義。”米切爾在郵件里寫到。
另一位開發者弗洛姆(Isabel Drost-Fromm)在GitHub上的頭像是一個女性卡通人物。她覺得,自己在GitHub上工作時從來沒有受過歧視,但她一般會用GitHub來完成的工作都是跟相互熟悉、了解的團隊合作的。
布萊恩(Jenny Bryan)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她用GitHub來幫助自己教書,也會用一種叫R的編程語言來進行開發。她也在檔案里寫明了自己的性別,而且她不認為自己曾經因為性別而受到過區別對待。
“我最多這么說,不認識我的男性有時會跟我解釋一些事情,事實上我懂的比他們還多,”她寫到,“但是我在R社區里有過交流的男性都了解我,如果說我的性別帶來了什么影響的話,那就是他們其實會努力支持我的工作,一起學習并給社區做貢獻。”
原文出處:http://www.tmtpost.com/1506589.html
來自: http://www.oschina.net//news/70898/female-coders-are-more-competent-than-m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