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jopen 8年前發布 | 15K 次閱讀 京東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摘要:京東財報首次全面盈利,第一季度經營利潤 17 億人民幣(Non-GAAP),凈利潤 14 億人民幣(Non-GAAP) ,營收同比增長 41.2% 至 762 億人民幣,盤后大漲 7.74%,京東市值 546 億美元,超過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京東終于徹底摘掉虧損帽子了,而馬云再也不用擔心京東倒閉后找阿里麻煩了!

5 月 8 日,京東集團發布了其 2017 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凈收入為 762 億元人民幣(約合 1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41.2%。2017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 3.56 億元人民幣,此前接受彭博(Bloomberg)調查的分析師們預測虧損 8.51 億元人民幣。而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達到 14 億元人民幣(約合 2 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 2 億元。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經過長期虧損,2016 年京東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為 10 億元人民幣,本季度一季超越去年全年同口徑下的凈利潤。京東第一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ADS)攤薄收益為 1.03 元人民幣,高于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受一季報業績刺激,京東股價盤后大張 7.74%,市值 546.7 億美元,超過百度市值,只差一個漲停板。

財報顯示,京東首季度的交易總額(GMV)按年增長 42% 至 1841 億元人民幣。在截至今年 3 月底止 12 個月中,京東的年度活躍帳戶數按年同比增長 40%,至 2.365 億,而去年同期為 1.691 億。

馬云: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

2014 年 9 月阿里巴巴上市后,在方興東與劉偉合著出版《阿里巴巴正傳》一書中,作者提到自己與馬云聊天時,馬云談及自己對于競爭對手京東的看法。

馬云斷定京東的模式存在巨大的問題,前景悲觀:“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這是沒辦法的……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別到時候自己死了賴上我們。”

當然,后來馬云發微博稱,這僅限于“友人間的吹牛聊天”,沒想到被公開了,特地向京東表示了歉意。馬云素以超前的戰略格局,而領銜 BAT,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螞蟻金服),菜鳥物流網絡和阿里云的戰略布局。然而在京東上,應該是過去十年,馬云最大的戰略性判斷失誤。

B2C 成為中國電商主流,并非意外

今天提馬云這一段,因為有關京東商業模式的爭議在過去十幾年的中國電商發展中,都一直存在,直到京東上市后,依然被帶著虧損王的帽子,而阿里巴巴似乎才代表著電商發展的趨勢。

實際上,京東的商業模式本身并沒有什么好爭議的,因為在美國有一家已經非常成功的范例——亞馬遜。亞馬遜作為 B2C 鼻祖,市值高達 4400 億美金,差不多是阿里巴巴的 1.5 倍市值。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日本,亞馬遜都是當地最大的電商,C2C 模式反而是邊緣化的模式。

隨著收入越來越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B2C 已經在加速替代 C2C 模式,在中國成為不可替代的趨勢。而阿里巴巴先發力做天貓,后來戰略入股蘇寧云商(旗下 B2C 蘇寧易購),又做了更重的天貓超市,也代表著阿里本身也在戰略轉型,比以往做的更重,更接近京東模式。

事實上,亞馬遜當年也在盈利邊緣掙扎了很多年,在 2000 年股災后市值縮水了絕大部分。即便盈利后,也是微利狀態。亞馬遜有 Prime 會員,有 Kindle,有 AWS,京東又靠什么盈利?

Q1 營收同比增長 41.2%,活躍用戶同比增長 40%

2017 年第一季度京東凈收入為 762 億元,同比增長 41.2%。剔除京東金融,O2O,以及海外業務,2017 年第一季度凈收入為 75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9.8%。其中,京東商城傳統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 43%,京東金融、海外等新業務同比增長 127%,來自于服務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凈收入同比增長 62%。

所以,2017 年第一季度京東盈利,包含了京東金融、物流、O2O 等業務,而不是很多人揣測的分拆虧損業務實現的盈利。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京東收入增長背后是 GMV 和用戶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京東在第一季度的交易總額(GMV)達到 1841 億元,同比增長 42%。其中,自營業務 GMV 為 1079 億元,同比增長 42%,第三方平臺 GMV 為 762 億,同比增長 43%。

隨著基數的增大,43% 的 GMV 增速沒法和過去翻倍比較。但和行業平均 20% 的增速,以及阿里 GMV 只有 10% 左右的增速比起來還是非常快了。

京東的強勁增長,除了已經披露的品類維度給出的解釋理由。東哥在這里補充一下,為什么接下來京東還會保持相對強勁的增長。京東企業客戶業務(600 萬企業客戶),京東新通路業務(B2B),包括了 100 萬家便利店、1 萬家家電專賣店,5000 家母嬰店等。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如果把京東 GMV,收入和用戶數據放到一個圖表當中,三者有著非常一致的趨勢。京東過去 12 個月的活躍用戶數達到 2.365 億,同比增長 40%,環比增長 4.4%。

雖然阿里已經不再公布 GMV 數據,但阿里的新增活躍用戶增速只有 10% 不到,而新增用戶質量差,因此,GMV 增速是很難高于用戶增長。這也是為什么阿里不再公布 GMV 增速,而重點只強調營收增長。

京東 Q1 物流費用率 7.7%,市場費用率 3.6%

京東第一季度費用為 113.93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86.21 億元增長 32%,較上一季度降 10.7%。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其中履約費用率為 7.7%,較去年同期 8.3% 有了顯著下降。過去 4 個季度的數據,京東規模經濟效應下,物流費用進入下降通道。這也解除了大多數投資人對京東加大物流投資,而擴大成本的擔憂。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隨著京東智慧化物流逐步完善,京東已形成集自動化運作、數據化運營和智慧化供應鏈為一體的自營運營體系,物流運營效率逐步提升。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目前,京東在國內外擁有 3000 多項專利申請,自 2010 年起在倉儲物流領域的專利申請以每年 100% 到 150% 的速度增長。隨著物流在技術領域的加速開發,京東物流的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京東 Q1 毛利潤率 16.1%,凈利率 0.5%

京東第一季度毛利 122.36 億元,毛利率 16.1%,高于上一季 15.3%,也高于上年同期的 14.4%,持續大幅提升。東哥以為毛利潤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京東 POP 平臺,廣告收入等增長,而不是直接銷售商品提價帶來的毛利潤率提升。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京東凈利潤約為 3.56 億元人民幣,以 Non-GAAP 計,凈利潤約為 14 億元,雙雙同比扭虧。從經營利潤來看,報告期內京東經營利潤約為 8.4 億元,以 Non-GAAP 計算,經營利潤達到 17 億元。

京東終于熬到這一天!市值超越百度只差一個漲停板

3. 56 億元人民幣和 14.37 億元人民幣差別很大,很多不懂財報的人會關心實際凈利潤要低得多,主要是因為一次性計入了 6.13 億元人民幣的員工股權激勵,投資并購無形資產攤銷的 4.43 億元人民幣,以及計提了 2.2 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損失。

為什么說 Non-GAAP 更能反映公司實際經營盈利能力?因為,以上的虧損費用都是一次性計入的,而不是每個季度會發生。

錯過了亞馬遜,東哥建議,巴菲特可以關注一下京東!

作者李成東,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師,電商天使投資人,京騰匯創始人,有不同觀點,歡迎加微信:lichengdong2016

來自: 虎嗅網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