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360首席工程師MJ0011

jopen 11年前發布 | 6K 次閱讀 360

  了解安全領域的人對“MJ0011”這個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MJ0011(以下簡稱“MJ”),真名鄭文彬,現任 360 首席工程師,反木馬專家,曾經發現微軟 Windows “DirectShow 視頻開發包”漏洞、并被微軟官方公開致謝,并有“驅動神童”的稱號,號稱國內內核第一人。

  在接觸 MJ 之前,先鋒志在搜索引擎里以“MJ0011”為關鍵字搜索了一番背景資料,資料很少很少——這跟 MJ0011 本身十分注重個人信息有關,是職業病——但這些不多的信息里有很多負面評價甚至是人身攻擊,于是找同在安全領域的一位巨擘來復核信息:

“MJ0011 這個人口碑好么?”

“怎么說呢,他比較年輕。但你不能預設立場,應該自己見到他之后再下判斷。”

</blockquote>

  今天下午,360 總部,一個活動結束之后先鋒志見到了 MJ 本人。據引薦的工作人員介紹,MJ 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能見他一面并不那么容易。先鋒志路過一個寫著“360 首席工程師鄭文彬”的工位的時候,那個工位也的確表現出不常用的樣子,顯示器、鍵盤、記事本和一支筆一水兒的黑灰色,除此之外連水杯都沒有一只。

  MJ 一頭略微卷曲的頭發,長過耳;身形稍胖,藍色恤衫和馬褲,技術從業者的打扮,氣場也不逼人。我們握了握手,落座,開始聊天。他的聲音很小,眼神也并不那么 堅毅,和網上所說的“不夠低調,飛揚跋扈,口無遮攔,經常謾罵同行”的描述相去甚遠——MJ 默認了他在一些技術論壇上發言太不留情面,“當時還很年輕嘛”——MJ 說,這也是他招致非議的主要原因。

  “我現在也不怎么發言了,在論壇上一般都是潛水,”MJ 說,“就算發言也不罵人了。”MJ 的語氣中顯示出今昔對比的感慨,其實現在這時候的他不過也才 27 歲,2006 年加入 360 的時候,他才 19 歲。

  很多人好奇“MJ0011”代表什么意義,其實沒有什么意義——“‘MJ 就是‘馬甲‘拼音的縮寫,一開始就準備取名‘MJ‘,這個 ID 被占用了,然后嘗試‘MJ001’,也被占用,直到‘MJ0011’才顯示可用,就一直用到今天了。”

  我們一般都是從影視作品里了解黑客和安全專家,而那些形象一般都是經過藝術夸張處理的,要么是科學怪人,要么是滿嘴跑術語的死宅 geek,而現實生活中的黑客比如 MJ,其實非常普通,淹沒在人群中絕對不會被人用眼光無情地揪出來。

  MJ 高一開始接觸電腦,那時候就在論壇上接觸一些計算機底層技術的東西,感興趣,一邊泡論壇一邊學;大一讀完了學校圖書館里關于計算機的大部分書籍,覺得已經 學不到新東西了就退學了。那時候他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在深圳當個體戶,做嵌入式開發相關的業務,用現在流行的話叫創業。閑暇時候仍然很喜歡泡各種安全類論 壇,和圈內人交流,解答各種問題,時任 360 安全衛士負責人的傅盛就是在一個論壇上發現他的,一番交流之后,傅盛就向 MJ 拋出了加盟 360 的邀請。06 年的 12 月份,MJ 穿著短袖恤衫從深圳飛到北京,那會兒北京正在下雪,挺刻骨銘心的記憶。“凍慘了。”

  當時的 360 成立才 1 年多,實力并不足以對技術牛人形成特別大的吸引力。周鴻祎直接參與了面試(如果算得上是面試的話),和 MJ 聊了很久,他的談判技巧自然也不在話下,最后用一句話打動了 MJ:

“你跟你的搭檔在一起做,平臺太小,能幫到的人畢竟有限,不如來 360 吧。”

</blockquote>

  對于 MJ 這種有錢沒處花的死宅來說,錢的吸引力沒有那么大(事實上周鴻祎給 MJ 開出的價碼也不是特別有競爭力),能夠影響很多人的生活,這才是很多黑客之所以成為黑客的動力。

  后來傅盛出走,帶走了一些安全衛士團隊成員,周鴻祎和他有過口頭約定:他可以走,也可以帶人走,但有幾個人不能動,這“不能動”的其中一個就包 括 MJ。周鴻祎愛才,對于 MJ 這樣的技術人才會給夠足夠的待遇和尊重——“老周很講義氣。”這句話 MJ 說了兩遍。懂行的獵頭都已經不再打 MJ 的主意,因為知道挖走他的希望太渺茫了。

  上面也提到,MJ 創業時并不是做安全攻防,而是做嵌入式開發,只是那時候就對網絡安全很感興趣,真正開始做安全攻防是進入 360 以后。互聯網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開放性,只要有學習的能力,很多資源都是唾手可得。回顧 MJ 的履歷,學校教育在他身上發揮的作用并不明顯,自學能力才是他走到現在的助推器。有人說,MJ 能成為國內內核頂尖高手是因為他肯花 7 年的時間研究 Windows,此言非虛。

  MJ 的表達欲望并不強,整個采訪過程基本上是問一句答一句,面對“你怎么理解黑客精神”、“面對自己手里擁有的毀滅力量,怎么去約束”這種可以盡興發揮的問 題,MJ 也沒有發表出先鋒志期待中情懷滿滿的說法,而只是強調自己不太愿意做“那種類型的黑客”,想用技術做一些好的事情。“那種黑客的心態和動機注定了他們比較 浮躁,走不了太遠。”聽到句話的時候,先鋒志差點兒忘了他不過也才 87 年出生的人,截至目前,360 算是他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正式工作(他把沒有歸屬的黑客叫作“在野”黨)。

  采訪結束后,先鋒志提出和 MJ 合影的要求,MJ 欣然答應,不過要求“不要放到網上”,仍舊是出于他作為一個安全工作者的職業性警惕。本文照片也就欠奉了。

  和 MJ 聊完后,先鋒志發現自己對于“黑客”的種種幻想都屬于一廂情愿,他們也不過是普通人,不過是術業有專攻,選擇了一個相對窄小的、不足為外人道的領域,僅此而已。

來自: 雷鋒網
                    <span id="shareA4" class="fl">                            
                        </span>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