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究竟犀利到了誰?

fmms 14年前發布 | 15K 次閱讀 Siri

你認為 Apple 最怕誰?Microsoft?Samsung?Nokia?RIM?HTC?……No……是 Google,Amazon,和 非死book。(拋開品牌忠誠度這些 marketing 范疇的東西不談,只說業務層面,也甭考慮在我朝賣腎之類的東東)

微軟向來有燒錢打醬油的傳統(MSN,LIVE,Bing,Zune,Kin……Xbox 和 Kinect 是為數不多燒錢N年才有贏利的項目)。微軟錢多,但作為市值第一的公司,Apple 錢更多……微軟是 PC 時代老大可能永遠沒有機會改變了,因為桌面時代是個正在過去的時代。移動領域 Windows Mobile 的機會很渺茫,因為它既沒有 Apple 的完整生態系統,又沒有 Android 的眾多合作伙伴擁躉。一個系統想要成功,關鍵還得看應用。蘋果 AppStore 已有50多萬款程序,Android 也有了30萬款應用。微軟來的太遲,它的機會還有多少?說服消費者選擇一個非主流的系統是需要足夠理由的,用戶遷移系統是需要成本的,何況還有強大的 Network Effect(網絡效應:用的人越多越有價值,粘性越高,比如 FaceTime,iMessage 只有 iOS 設備互通)。桌面操作系統和移動設備 OS 區別太大了,微軟如果搞不出重量級應用,如果沒法短期內吸引大量 developer 為其開發足夠多的程序(10萬+),只搞搞界面美觀(又拼不過 Apple)之類的玩意絕對沒戲。更加可怕的是用戶的觀念:“微軟只是桌面王者,而在移動領域只是個 loser”這樣的意見一旦形成,是很難去改變的。基本上 WM 系統在可遇見的幾年內,依然注定了是個醬油,至于醬油的濃度并不重要。

Nokia,RIM 早已是 Apple 手下敗將,無非是早死晚死的問題。Samsung 是 Google 手下最能干的小弟:首屈一指的產業整合能力,一流的工業設計,核心部件全部自產(屏幕,CPU,內存,Flash 存儲……)加上強大的行銷團隊和業界廣泛的合作關系……雖然 Apple 靠著硬件高毛利加業務分成模式,利潤第一,但 Apple 對 Samsung 的緊張程度,看近幾個月的訴訟大戰就知道。HTC 還嫩了點,是個縮水幾圈的 Samsung 而已,打贏 Google 就贏了 Samsung,HTC 順手捎帶就收拾了。

Amazon 是個低調的異類,一個 hiddentiger。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上商店,但你千萬別認為它是當當京東之類的電商。在米國,Amazon 玩的東西多了,光 Amazon B2C 類的業務就有:傳統的 Amazon 網上商城,Music/Video 銷售和租賃(類 iTunes),Kindle 硬件+資源無敵的電子書銷售(iPod+iTunes 模式),Amazon App Store,Amazon Cloud Drive,游戲/軟件/有聲讀物等數字化產品發行……Q12011,Amazon 增長率38%,營業額比 Google 還高出16%,品牌價值已超越沃爾瑪……看看 Amazon 旗下多如牛毛的業務:

Siri 究竟犀利到了誰?

再看看 Amazon 的 Web Services 和 S3 云存儲技術驅動的公司:

Siri 究竟犀利到了誰?

你還認為 Amazon 只是個賣東西的網店么?

如果你認同,未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喬布斯所說的“后 PC 時代”,那么未來競爭的根本絕不只是終端設備,而是資源和業務的整合,是平臺層面的競爭和入口之爭!從這個角度講,Amazon 是業務鏈最廣泛,是最龐大的巨獸!Amazon 雖然沒有手機(Amazon Tablet,Kindle Fire 已經$199上市了),你認為小米,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可以做手機,Amazon 搞個終端出來有一丁點難度么?Amazon 不缺錢,不缺資源,不缺渠道(哪個渠道商有 Amazon 網店更牛?),更不缺技術(有錢就有技術)。缺的只是喬布斯,和恰到好處的時機。

再來看看 非死book。根據 FB 官方統計:超過8億的活躍用戶(50%每天登陸),平均每個用戶有130好友,平均每天上載2.5億張照片,每天安裝超過2000萬個 FB 應用,3.5億的用戶通過移動設備訪問 FB……(出處

Siri 究竟犀利到了誰?

如果說 Amazon 是零售和內容的平臺,非死book 就是人和關系的平臺。社交是當下最火的領域,中國最有錢的騰訊是什么玩法都知道吧,那你看看 非死book 的想象空間有多大?騰訊的6億用戶都是中國人,而 非死book 的8億用戶中,75%以上是美國以外的用戶。利用 非死book 人和關系的資源,海量數據深度挖掘(數據不見得遜于 Google),玩音樂,電影,SNS 化搜索業務靠譜吧?再做手機平板之類的終端來軟硬結合,咋樣?論資金實力目前 非死book 是所有巨頭最窮的,但還沒有 IPO 就已經估值近千億美金了。上市后潛力如何?至于 推ter 吧,現在還是太瘦了點(iOS5集成了 推ter,為什么不敢集成 非死book?)……

最后再來看看 Google。

如果 Baidu 是黑猩猩般的大物,Google 就是金剛級。騰訊跟 非死book 還能稍微比較下,Baidu 跟 Google 是完全沒法比的差距。你要非說 Baidu 厲害,我只能說,谷大哥在我朝是被 GOV 閹了蛋蛋切了 JJ 只剩下幾根毛的悲劇。

看一個人的實力,要看他的敵人是誰。看看 Google 有哪些競爭對手?所有人!以一己之力同時對壘 Microsoft,非死book,Apple,Amazon……敢這么玩的,只有 Google!一個 Android 已經搞的 iOS 鴨梨頗大,而那只是 Google 一個旁支業務(至少從目前利潤貢獻看);Google 那些五花八門“不務正業”的東西又有多少想象空間呢,比如智能駕駛汽車,比如能源項目……誰知道 GoogleLabs 還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新玩意,是未來大熱的產品?有人質疑 Google 的增長遭遇瓶頸。看看上周四剛公布的 GoogleQ311′財報,高達37%的增長率夠強勁不?目前 Google 的股價是$500多,有預測,如果維持現有增長趨勢,Google 股價會翻三番,達到$1500。(出處

已死的,半死不活的,沒長大的對手都先不管。而 Apple 眼前的最大威脅,最直接和最有潛力的對手,都是 Google!早就是桌面時代的入口,Google 做 Android 無非是為了移動互聯網入口。至于 Google 的小弟們,目前在法律層面打打 Samsung,HTC 勢頭即可;贏了 Google,小弟自敗。

盡管 Siri 目前掛著“很不蘋果”的 Beta,但其野心已現。任何產品都是有壽命的,再成功的產品也會被新的技術取代,只不過淘汰它的可能不是同類產品,而是個新玩意。能贏 QQ 的不會是更好的 IM,可能是別的東西,比如微博;能贏 Google 搜索的不見得是另一個搜索引擎,很可能是人工智能 Siri!

過去,查天氣,你可以打開手機或者桌面電腦 Google:NYCweather。然而,即便是強大的 Google 也無法進行語義解讀,你依然需要遵循 Google 搜索的格式和語法,而這些都是需要學習和記憶的,遠沒有人類自然語言來的方便。有了 Siri,你可以問:紐約幾度?1美金折多少人民幣?甚至 Google 眼前無法解決的需要語境和上下文的問題:附近營業最晚的酒吧怎么走?哪個餐廳氣氛比較浪漫?網上那些讓人忍俊不禁調戲 Siri 的段子各位都看過吧?別忘了,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以 Apple 的資源和實力,想以 Siri 為本,打造一個全新的“輕量級”智能引擎(單說搜索沒 Google 專業,但其用途已遠遠超出搜索的范圍)是極其靠譜的事!而最可怕的是,Apple 是不需要搜索貢獻現金流的,絕不會犧牲用戶體驗來插入廣告。

“有問題找百度”“Google always has an answer”……這些即將成為過去時。未來,Siri 會增加多語種支持,結合更多的 API 拓展到更多應用領域,更高的識別率和學習能力……想想兩三年后,Siri 會有什么玩法?iPad,iPod,Mac 全線產品增加 Siri 怎么樣?Apple 最擅長的是軟硬結合,最自然沒有痕跡的結合。It just works。過去,你隨身攜帶的手機,查點東西是如何的麻煩:掏出來,解鎖屏幕,打開 Safari 或 Google Search 等,在緊湊的鍵盤上輸入內容,點搜索……有了 Siri,你需要的只是一句話,中間步驟全省略,它直接給你結果。更不要說定鬧鐘,發短信,發郵件這些功能了……這是 Google 現有語音識別技術比不了的。

單移動領域,Google 的業務模式:Android 免費提供給終端廠商,靠搜索廣告業務賺錢,硬件方面 Samsung 等廠商賺多少跟 Google 沒有一毛錢關系(收購 Moto 主要為專利,而不是賺設備的錢),搜索廣告是其主要利潤點,Android 程序商店還遠未夠班。而 Apple 有完整的生態系統,每個環節都是現金流:硬件超過50%的毛利,設備先賺一筆;來自移動服務商(AT&T,中聯通等)的高比例分成:月租再刮走一筆;數字內容消費:App,Music,Books……源源不斷的處處都是錢。Apple 不需要靠搜索賺錢,而 Google 必須要!Apple 設計出 Siri 只是讓自己東西更酷更好用,來擴大用戶基數:每賣出一臺 iOS 設備,就有幾百美金源源不斷的利潤。而 Google 則希望更多的合作廠商賣出更多的 Android 設備,用戶用手機盡可能多的進行搜索,Google 才有機會賺到廣告商的利潤。現在 Siri 沒廣告(未來也絕不會有),GoogleSearch 有廣告,用戶更愛誰?Google 要輸入(即使是 Google 的語音輸入搜索也沒有 Siri 自然語言方便),Siri 是自然語言操作,哪個更方便?

Siri 就是刺向 Google 核心搜索業務的一把利劍!作為搜索的老大,Google 絕不會對 Siri 放任不管,必定會研發類似的智能技術(以 Google 實力這也就幾個月的功夫)。非常可能的是,Google 的語音智能做到比 Siri 更好……但它還是敗了。因為:Apple 不靠搜索提供現金流,而 Google 必須要!Siri 沒有廣告,Google 的類似技術也沒法帶廣告。Google 面對的是兩難窘境:不推智能語音放任 Siri 成熟起來會威脅到其搜索這個立足之本,推的話,最起碼移動設備上(電腦上是另外一回事)沒人再用老式的 GoogleSearch 走網頁搜索,是自己打自己。沒有廣告收入來源的 Android 就是個賠錢的項目。失去了維持發展的現金流,靠燒錢能長久么?即使 Google 錢多,也不可能無止境燒下去。Apple 是不會在任何地方放廣告的,反正搜索領域是零基礎,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主動進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縱觀未來,有實力挑戰 Apple 的 game changer,只有 Google,Amazon 和 非死book(后2者稍遜 Google)。他們的移動互聯之爭,是搜索平臺,內容平臺和社交平臺的入口之爭。當然,不見得非要你死我活,有 Google 就沒 Apple。未來10年內,甚至幾十年內,很可能都是此消彼長,互相制衡的多寡頭并存局面。市場也并非是零和游戲。對手也可以合作,自古以來,亦敵亦友是永恒不變的關系。

老喬仙去,你認為 Apple 就此完了么?如果是06,07年,也許會。但 iPhone 面世前,老喬早知道命不久矣。他有足夠的時間做遠期規劃。這幾年,無論資金實力,人事安排,甚至未來四五年的產品規劃,Mr.Jobs 都是深謀遠慮早早安排好了的。8月辭去 CEO 后一個多月內他都沒閑著。發布 iPhone 4S 就是他的意思,臨死前一天還在病床看完了 iPhone 4S 的發布會。網上各種 iPhone5 推測圖,iPhone5的套子都批量生產了,這些絕不都是空穴來風。Apple 規劃好了至少兩款手機:4S 和5。先拿4S 試水。如果4S 大賣,又何必浪費彈藥發布5?個人認為,傳說中更大屏幕的 iPhone 5(也可以不叫5)就是真的。至于怎么發布,Apple 可能是最后一刻(老喬臨死前10多天)才做的決定。現在結果已經說明一切:網上預售24小時就破百萬,實體店上市一個周末已經400萬銷量了……4S 銷量下滑,5拿出來救市,又大賣一年……

There’s one last thing……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90年代 Michael Dell 嘲諷 Apple,說蘋果應該解散公司。老喬罵了臟字:你丫等著看。現在,Apple 的市值是 DELL 的十多倍……更可怕的是,Apple 玩的是未來,是領先對手幾年的東西。Google 搞 multi-touch 出 Android 時候,老喬說了一句:Apple 沒做搜索,Google 卻做手機(潛臺詞是……)Apple 擅長深耕輕產品線,封閉生態系統,絕不會盲目擴大產品線。任何一個新功能,必然是反復推敲過的。你認為老喬死前布局的 Siri+iCloud,是為了搞誰?

Siri 已出,且看 Google 如何接招。

來自: qing.weibo.com

 本文由用戶 fmms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