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網絡安全技術是萬物互聯時代的核心技術

jopen 7年前發布 | 11K 次閱讀 周鴻祎

周鴻祎:網絡安全技術是萬物互聯時代的核心技術

在可以預見的萬物互聯時代,核心技術的競爭將會持續發酵,誰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突破,誰就可以實現降維攻擊。

文  360 集團董事長兼 CEO 周鴻祎

頭圖來源  中企圖庫

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十年已經開啟,之前互聯網的焦點在大洋彼岸,下一輪的互聯網將聚焦在東方。

PC 互聯網時代,我們尾隨世界的浪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借助人口紅利的自身優勢,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現在進入到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時代,互聯網將會徹底改變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方式。

互聯網和量子計算、生物技術會共同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互聯網。在可以預見的萬物互聯時代,核心技術的競爭將會持續發酵,誰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突破,誰就可以實現降維攻擊。

互聯網上半場基本上都在做 to C 的應用,通過互聯網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到了下半場,有一些新的機會比較成熟,我稱之為“IMABCD”。

I 是 IoT,就是物聯網;M是 Mobile,移動通信;A是 AI;B是 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C是 Cloud,云技術;D是 Big Data,大數據。

這些技術都需要具體的應用場景,傳統行業掌握著許多應用場景,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干不掉傳統行業的原因,但它又掌握了很多技術,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幫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也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流思路。

當整個互聯網行業升級,安全訴求也應運而生。過去不聯網,就可能不會被攻擊,一旦聯網,意味著虛擬空間的攻擊可能會蔓延到產業里。

2017 年 WannaCry(一種“蠕蟲式”勒索病毒)流行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一些醫院無法工作,一家著名汽車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都無法工作了,因為生產線也被病毒攻擊了。

產業互聯網給 360 提供了兩個機會,第一,這些 to B 的系統都信息化、數字化了,他們的安全誰來管。360 早就從一個只提供免費殺毒、攔截騷擾電話的面向消費者的安全廠商轉變成一個面對政府、國家、企業、世界,全方位提供安全服務的廠商。

第二,360 也在思考如何利用 IMABCD 這些技術,和城市、社會、生活中的場景結合。360 之前只是提供了單純的網絡安全服務,以后可以提供生活上的安全服務。

360 對消防安全很感興趣,比如在人群聚積的建筑物里安裝可聯網的火警煙霧傳感器,以前這些傳感器不聯網,壞了也沒人知道。同時還可以借助攝像頭和大數據的分析來避免誤報,比如有人拿煙熏傳感器的情況。

發現有危害,就可以通知方圓 1 公里或者 500 米以內的人。火災不是一下子燒起來的,剛燒起來沒人關注,等到燒大了,很多人可能會被煙熏死。如果火剛燒起來人們就得到警報進行疏散,傷亡也會減少。

2018 年,360 提出大安全的概念,因為網絡安全的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越來越多的東西依賴互聯網,互聯網一旦遭到攻擊后果非常嚴重,不亞于傳統軍事作戰。烏克蘭的核電站這兩年被頻頻攻擊,伊朗的核設備也被攻擊了,過去出動飛機扔炸彈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通過網絡就可以做到。過去只在虛擬世界里攻擊,影響電腦數據,現在可以直接操縱,危險比原來大了很多。

網絡安全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聯網一樣是萬物互聯的關鍵核心技術。360 一直很注重安全技術方面的研發,去年我們花了 24 個億,今后會繼續加大在大安全領域的投入,在萬物互聯時代更好地守護這個世界。

2018 年爆發的中興芯片事件也在警示我們,只有把握核心技術的國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在萬物互聯時代,讓我們最擔憂的就是安全問題,網絡安全不再僅僅是信息安全,也不僅僅是電腦查殺病毒、手機攔截詐騙電話,而是關系到國家安全、國防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以至于每個人的人身安全。

(《中國企業家》記者王雪琦采訪整理)

來自: 新浪科技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