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CEO的年終反思:“戀愛筆記”付小龍休學后的365天

jopen 11年前發布 | 6K 次閱讀 創業

大學生CEO的年終反思:“戀愛筆記”付小龍休學后的365天

        我叫付小龍,是一名 92 年的大學生 CEO,我們公司的核心產品叫“戀愛筆記”,一款專為情侶打造的手機 App,下載量達到 200 萬,公司剛剛獲得 1000 萬元融資。

        距離休學也已經一年多了,如果不是去年那個冒險的決定,我現在應該和許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初入社會,而我卻走上了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經歷了從普通大學生到 CEO 的蛻變,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問題,很慶幸我挺過來了,才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我這一年來的經歷和感悟。

        破釜沉舟休學踏上征途

        時間回溯到 2013 年 7 月 1 日,現在依然能清楚的記得,在晚飯后輔導員怒氣沖沖的來寢室找到我,一上來就是三連發“你期末考試為什么沒有考?專業實習為什么不去?是不是不想畢業 了?” 一陣沉默過后,我只說出了四個字“我要創業!”輔導員依舊不依不饒“管理學過沒?財務學過沒?什么都不懂,你憑什么創業……?你覺得你現在做的這個小東西 能用來創業?” 我現在都不清楚當時是哪來的勇氣和自信,反正我脫口而出“我一定要創業,我暑假一定會拿到投資!”。就在那天晚上,我做出了一個可能影響我一生的決定:休 學創業!

        手續辦完以后,我便徹底放下了學校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產品研發上,但各種問題隨之而來。自從六月戀愛筆記上線后,資金壓力就開始凸顯,我一 直在嘗試各種途徑給天使投資人發商業計劃書,然而,無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連和投資人見面的機會都沒有。說實話,那段時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畢業證拿 不到了,創業也前途未卜。但我一直暗示自己:年輕就沒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從頭再來!

        以為是屌絲逆襲卻反陷危機

        就在我一籌莫展時,在寢室樓下發現了 360 全國大學生應用開發大賽的海報,第一名可以獲得 80 萬天使投資。8 月初我們就自掏腰包帶著“戀愛筆記”項目赴京參賽。終于,我們從 400 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一。我還記得當時奇虎 360 的總裁問我“你為什么參加這次比賽?”我很堅定的說 “為了創業,為了得到這 80 萬天使投資,即使我們沒獲得第一也希望您能投資我們,我就是為了創業而來”,現在想一想,這個回答真膽大也很任性。

        很幸運的,我們得了第一名,很快消息便在學校和湖北的媒體圈傳開了,一時間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屌絲創業者變成了校園內的創業明星,每天都會有記 者來采訪,也有各種組織邀請我去做演講。我感覺一切都變了,開始變得浮躁了,放在產品上的精力也越來越少,原計劃 10 月開發完成的戀愛筆記 2.0 版本,延期了整整兩個月才發布。這時候,是團隊拉了我一把,他們集體在群里留言 :“作為 leader,你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謙虛務實。你在外面吹牛,回來就甩手給兄弟們,你覺得這樣還有人愿意跟你嗎?”。這個話深深的觸動了我,我意識到 再這樣下去團隊一定會垮掉,產品也會隨之崩塌。于是我有意識地回避媒體采訪和曝光,把所有的精力放回到產品中來,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現在總結起來,作為 創業團隊的 leader 應該時時刻刻保持清醒和務實。

        從百萬投資到千萬融資的蛻變

        團隊穩定后,戀愛筆記 2.0 版本也順利上線了,公司也在向好的方面發展。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80 萬投資能花多久?”,在成立公司前,我的樂觀估計是至少可以維持 2 年,但三個月后,發現 80 萬僅能撐一年,而我們產品短期內是無法盈利的,這就意味著我必須在一年內獲得新的投資,否則公司就要破產。因為之前嘗到了參加比賽的甜頭,所以這一次我們 再沒有撒網式地給投資人發商業計劃書,而是直接報名參加了創業邦的“創新中國創業大賽”并順利進入全國總決賽。在這之后,因為這個比賽的強大影響力,開始 不斷地有投資人主動聯系我。

        盡管我們已經拿到過天使投資,但是和投資人談項目時依然稚嫩,見的第一個投資人,問我們需要多少錢時,“我們需要 500 至 1000 萬” “既然你 500 萬和 1000 萬干的效果都一樣,那我為什么要給你一千萬?”,第一次談判就泡湯了;后來,又有投資人問我們“愿意出讓多少股份”“我們愿意出讓 10-20% 的股份” “我拿 10% 和 20% 對于你公司的估值是完全不一樣的,你連公司的估值都不確定嗎?”,顯然,這次又失敗了。

        形勢所迫,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開始奔走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幾乎見了個遍,卻顆粒無收,但每一次和投資人談項目的過程對 于我來說都是一次提升的機會,幾番苦戰以后,我總結出了一套介紹項目的方法,在介紹自己的項目時按照這樣的順利進行介紹:你正在做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 件事?它的市場前景有多大?競爭環境怎么樣?你接下來準備怎么做?你的團隊是否適合做這件事?你需要多少錢同時愿意出讓多少股份?誠懇而自信也是加分點, 你就是個小年輕,就沒必要去裝成熟。

2014 年年中,終于有兩家投資機構和我們進入了最后的談判階段,經過反復的討論后,在 8 月我們選擇了世紀佳緣作為我們的投資方,一路跌跌撞撞地完成了從百萬到千萬的蛻變。

        這一年的反思和啟發

        1. 不要把自己當成學生

        當我正式休學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不再是學生了,我是一名創業者。沒有人會像在學校里那樣讓著我了,我所面臨的是來自社會的殘酷競爭,我必須要和團隊成員一起探索未來的路,而不是一意孤行,更不能固步自封。我必須要對公司的未來負責,對團隊的每一個人負責。

        2. 大學生創業一定要“遠離”學校

        這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大學生創業一定要“遠離”學校,創業最初期可以通過學校的資源解決一些問題,但當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期,過度地依賴學校的 資源就會影響你的發展速度,這里的依賴主要表現在“人員”上,大學生創業團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團隊成員全是在校大學生,這樣固然可以節省開支,但是在校 大學生有兩個大問題,第一是工作時間不可控,無法真正地全身心投入,第二是缺乏實戰經驗,單位效率比專業人員低,這兩個問題綜合起來后就會導致公司的發展 速度降低至少三四倍。也是因為前輩的指點,我們在公司成立兩個月后就將辦公場所搬離學校,并招聘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伙伴加入。

        回過頭來看,當初和我們發展相近甚至發展勢頭更好的校園創業團隊,在一年過后基本還是保持原樣,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3.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最初我每天都恨不得干完所有的事情,總是玩命地干活,卻沒有把時間放在思考公司的發展上,當團隊成員問我“接下來我們怎么發展”時,我總是說走 一步看一步,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明顯感覺到大家雖然每天都很拼命,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也不知道我們將來會發展成什么樣。

        于是后來我便抽出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讓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明確的目標。

        現在的我很感謝過去這一年遇到的種種問題,也很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感謝我的團隊陪我一直奮斗到現在。將來,我們一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這是我分享的第一篇文章,之后還會分享更多我奮斗路上歷程和干貨,歡迎大家關注。)

來自: 創業邦
                    <span id="shareA4" class="fl">                  
                        </span> 

</div>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