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8開放第三方輸入法解讀:百度最懂中文表達
北京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蘋果正式發布了最新款手機 iPhone 6,同時搭載最新版本 iOS 8 操作系統。在正式版 iOS 8 中,最令業界關注的是蘋果終于開放第三方輸入法。首個與 iOS 8 適配的第三方輸入法是百度手機輸入法。用戶可以在 9 月 17 日隨著 iOS 8 的開放下載,而能第一時間下載并安裝使用百度手機輸入法 iOS 版本。
蘋果獨立沙盒緣何為輸入法打開窗口?
在以往的 iOS 系統中,蘋果從未開放過安全、隱私等方面的內容。這是由于在蘋果的系統架構中,所有的 APP 都是在單獨的沙盒中運行,并沒有 APP 可以實現跨沙盒運行。蘋果使用這種統架構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完美的用戶體驗需要對跨應用程序進行整合統一;二是封閉跨應用可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既然如此,蘋果為什么要在新版本中開放第三方輸入法接口?
第一壓力來自安卓系統的市場擠壓。開放、靈活、個性化是安卓系統的最大特點,這些內容使安卓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當然手機價格也是重要原因)。 這個壓力迫使 iOS 8 開放 Touch ID、更新相機 API、新增健康平臺,以及第三方輸入法。當然,這些開放都是處于蘋果自有的安全措施之下,例如設定聯網權限、商店審核等。
第二壓力則是因為蘋果內置的輸入法用戶體驗在中文市場中廣受詬病。要做一個“能用”的輸入法并不困難,但要做一個“好用”的輸入法,尤其是面對 中國人輸入漢字時,原生的輸入法就異常困難,捉襟見肘了。即便其在 iOS 7 版本中新增了九宮格輸入法,依然無法讓用戶滿意。而第三方輸入針對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本地詞庫、本地圖庫等內容時可進行高度的個性化定制。因此開放第三 方輸入法也是大勢所趨。
再者,蘋果在中文輸入法用戶體驗提升上的巨大技術壓力。手機輸入法在臻于完美之時,已然成為了大數據工程,并且涉及到很多搜索引擎的技術。面對 海量的語料,需要大量的語言模型支持。蘋果的 Siri、地圖等,但凡和數據相關的功能一直是蘋果的弱點。可見這類數據驅動的工作,并不是蘋果的強項。而放眼國內,在大數據優勢、搜索引擎優勢,以及輸 入法市場積累上,百度的能力可謂是一枝獨秀。
眾廠商爭奪入口:百度一枝獨秀在于“最懂中文表達”
百度是第一家在 iOS 上布局的中文輸入法。2014 年 6 月,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 iOS 8 將開放第三方輸入法,第二天百度輸入法便第一時間完成了對 iOS 8 的適配,之后搜狗、訊飛等其他國內輸入法陸續跟進。在 9 月 17 日 iOS 8 正式開放下載后,用戶可以第一時間通過蘋果的 App Store 下載百度手機輸入法。
相較于其他輸入法,百度輸入法的最大優勢就是更懂中文表達。通過基于百度大數據的強大支持,其可以獲得其他輸入法難以匹敵的能力。
首先,百度輸入法的語音功能是以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算法 DNN 技術對語音進行優化,結合百度大數據的優勢,語音識別率高達 90%。
其次,通過百度搜索的詞匯熱度變化,用戶可第一時間接觸到網絡熱詞新詞。而再進一步,輸入法甚至可根據鍵盤點擊具體位置,結合大數據驅動的人工 智能的基礎深度學習算法,達到長句也能閉著眼輸入。這也使得百度手機輸入法在安卓以及 iOS 平臺中被廣為稱贊輸入體驗的重要原因。
據艾媒咨詢《2013 中國手機輸入法性能對比》顯示:在程序體積、內存占用、輸入方式、云輸入、語音輸入等各項性能評估的綜合得分上,百度手機輸入法以 4.7 分(滿分 5 分)拔得頭籌。其中內存占用、語音輸入兩項更是獲得滿分。
最為難得的是,百度手機輸入法在蘋果系統中的布局先發優勢。
記者發現,早在蘋果宣布 iOS 8 開放第三方輸入法之前,百度手機輸入法就已經實現了 iOS 系統的全平臺布局,不僅開發并實時更新適配 iOS 平臺的越獄版,還推出基于 iOS 平臺的 iPad、MAC 輸入法等。甚至有些用戶表示,為了能在 iOS 平臺上使用百度輸入法而去專門越獄。
總之,百度手機輸入法是一款最“懂”中文表達的輸入法,更懂中國人的本土表達習慣。這主要是由于百度是第一家在 iOS 平臺布局的中文輸入法、百度對于中文資訊抓取的強大的大數據能力,以及自身優秀的產品體驗。
<span id="shareA4" class="fl">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