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ry平臺來搭建自己的PaaS環境。 一、鏡像相關命令 1、獲取鏡像 sudo docker pull ubuntu:12.04 2、列出本地鏡像 sudo docker images
統,具有強大的橫向擴展能力,通過擴展能夠支持數PB存儲容量和處理數千客戶端,它已提供Docker映像,執行腳本下載:docker pull gluster/gluster。 項目主頁: http://www
rsync是類unix系統下的數據鏡像備份工具,從軟件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來了——remote sync。它的特性如下: 可以鏡像保存整個目錄樹和文件系統。 可以很容易做到保持原來文件的權限、時間、軟硬鏈接等等。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許多開源軟件的源站點在國內訪問不順,因此就有了鏡像站這東東。這段時間我在各種開源技術中跳來跳去,也就積攢了不少鏡像站,下面是個梳理。 Android Android SDK Manager
最近用Docker在下載一個官方鏡像容器時我看到了這一行: ubuntu:14.04:?The?image?you?are?pulling?has?been?verified 我以為這引用了Docker
C/C++ IDE 應具備哪些功能,再去探索如何通過 vim 的操作或插件來達到目標。最終至少要像這個樣子: (圖形環境下 IDE 總攬) (純字符模式下 IDE 總攬) 項目主頁:
網站、文檔在使用Docker鏡像的時候常常發現的一個誤區,謹以此文拋磚引玉。 讓我們從一個dockerfile說起,緣起我5月寫的一個2048的Docker鏡像,當時是在csphere的群里,
UIImagePickerControllerSourceTypeCamera:相機模式,圖像選取控制器以該模式顯示時可以進行拍照或攝像。 UIImagePickerControllerSourceTypeSavedPhotosAlbu
通過之前的通氣會和發布會,微軟 Windows10 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上的功能和外觀,已經被媒體頻繁報道,不過智能手機上的功能和外觀,披露并不充分。 本周四,微軟第一次對外發布了手機版 Windows10 的預覽
卻會修改系統權限,這是微軟不能接受的。在特納看來,本就要限制這些行為的系統根本不可能允許此類應用出現。 特納表示,雖然這類應用可以像傳統的 Windows 10 UWP 應用一樣安裝,但它們還是運行在 UWP 沙盒和安全架構外的命令行工具。
x內建的Windows Update功能,在今年年初發布Windows10消費者預覽版。目前,我們在Windows10Build 9901當中發現,Windows10多個預覽新版本已經準備好發布,因為在Windows10Build
本周早些時候,Neowin網站透露,微軟發布了Windows10手機預覽版Build 12492進行內測,據稱這個版本非常接近于最終版本。今天Windows10手機預覽版Build 12492截圖公布在互
8/8.1,而對于國內的情況,微軟這次可謂“網開一面”。 為了在中國用戶當中更好地推廣Windows10,微軟宣布將與 聯想 、 騰訊 、奇虎 360 、 小米 合作。具體推廣方式為: 聯想 將提
或許會有人疑問,“9”還沒有,怎么就到 Windows10 了呢?顯然,“Windows10”更能代表微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微軟在打造多平臺統一的道路上已經蹣跚行走了很長時間,從 PC 版 Windows
P3 ? SIP協議體系中的NAT解決 SIP通話包括兩個過程:建立SIP會話連接以及發送RTP/RTCP的媒體流。SIP信令穿透NAT是比較容易的,通過分析以下的SIP信令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SIP穿透NAT的過程。
P6 ?Axis2 體系結構 Axis2是一個高效化,模塊化,基于XML,具有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實現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Web服務框架。 Axis2體系結構:組建視圖 AXIS 對象模型(AXIS Object
P7 ?SOA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通過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起來
插件體系 Omi 是Web組件化框架,怎么又來了個插件的概念? 可以這么理解: Omi插件體系可以賦予dom元素一些能力,并且可以和組件的實例產生關聯。 omi-drag 且看這個例子:
P48 1. JAVA緩存體系及應用2010.10.27 2. 目錄帶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 JAVA內存體系介紹 基本緩存的使用 緩存框架的介紹 內存溢出狀況分析 內存檢查工具的使用 3. 問題JVM內存的分配原理?
P19 1. 數據管理知識體系 2. 數據管理的演進2風險回報: 風險非常高,因為數據問題會導致客戶流失(因為錯誤理解客戶價值)或不合理的業務流程;雖然沒有制定相關的流程來分析孰是孰非,但還是有一些人成為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