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需要開發者,那么開發者需要什么?

jopen 11年前發布 | 6K 次閱讀 物聯網

  英文原文: The internet of things needs developers. So what do developers need? 

  被認為是下一個風口的物聯網領域,匯聚了眾多的軟硬件廠商加入這場競爭中來,Cisco、Dell、IBM、AT&T、 Verizon、Oracle、Intel 甚至 GE 都在進行布局,它們或推出自己的物聯網系統,或合作組成聯盟,都希望自己的系統成為標準,但是作為開發者需要什么呢?

  以下為譯文:

  時下,有很多企業對物聯網感興趣,盡管目前物聯網市場非常混亂,但是當今的科技巨頭正在競相努力改變這一切。大多數廠商認為物聯網是一個系統集成的機會,以及在成千上萬傳感器上收集組織 GB 級數據的魔法盒。

  Cisco、Dell、IBM、AT&T、Verizon、Oracle、Intel 甚至 GE 都試圖構建一些在物理硬件或軟件方面的版本來進行出售。其中一些企業甚至已聯手形成工業互聯網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試圖構建參考架構,這樣其他廠商可以簡單地插入可用的硬件設計和業務流程,以便能利用廉價的傳感器和讓連接更簡單、便捷。

  但是這種方法試圖讓物聯網符合昂貴的 M2M 模型,但在一個開源軟件的世界,各種選擇更便宜的連通性和敏捷設計周期激增,這種模型不會走遠。

  物聯網需要開發人員,而開發人員需要工具。關鍵不是設備,而是這些設備生成的數據以及構建在之上的應用程序。但開發人員使用物聯網生成的數據,由于有各種利弊,所以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能真正利用 Bosch 文章提到的可能性,讓開發人員在這些數據上構建程序是可能的。

當應用程序大幅模塊化,一個特定技術模式能夠從一個應用程序到另一個能夠被重用,一個令人興奮的應用程序開發領域將會打開局面。 這可能涉及接口到連接層、數據分析工具、深度嵌入規則引擎或者安全組件,甚至數據庫選項和云服務。從為一個容器中設計測量水位的應用程序,以及是否有特定 的模塊可以被其他應用程序和作為“軟件即服務”產品的一部分被重用?Mash-up 應用程序已經是 ThingWorx 成功故事之一,也許下一個可能的進展將是為基本的應用程序 mash-up 建立一個庫或應用程序倉庫?這是物聯網的 SDK 嗎?

  這一點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并不明顯的是那些開發人員基于物聯網開發出來的那些了不起的 APP 需要什么工具。Bosch 文章提到 Xively、Axeda 等等,但是那些看起來更像是存儲數據和針對它提供 API。當下,許多公司正在銷售各種平臺讓開發人員從 ARM 的 mBed 過渡到 Cisco 的 DevNet  或 IBM 的新 IoT Foundation。其他則提供協議如 Eclipse 基金會的 MQTT 或 Intel 支持的 Open Interconnection Consortium ,還有一些正在銷售 API。

來自: CSDN
                    <span id="shareA4" class="fl">                  
                        </span>
 本文由用戶 jopen 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所有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管理員。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始鏈接、圖片水印。
 本站是一個以用戶分享為主的開源技術平臺,歡迎各類分享!